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情系四圣故里·助力服务基层”暑期社会实践团:践行四百工程 助力乡村振兴
7月27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情系四圣故里·助力服务基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开展“百名学子访百村”四百工程活动。作为白水县“四圣故里”文化核心区域,城关镇张坡村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通过定点帮扶、产业升级与文明共建,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本实践队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与产业参观,全面了解张坡村从传统农耕到现代乡村的蜕变历程,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在张坡村村民委员会,实践队与村“两委”班子及县发改委驻村干部展开深度对话。据介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县发改委委派干部任村第一书记进行帮扶,带领张坡村以“组织振兴”为抓手,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推动村级事务规范化、治理现代化。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开展“五好家庭”评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风民风显著改善,连续多年获评市县级“文明村”与“先进集体”。更令人瞩目的是,张坡村凭借在环境整治、产业融合、基础设施提升等领域的突出表现,成功入选2024年度陕西省“千万工程”示范村,并获得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为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实践队实地探访了张坡村的两大支柱产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与山羊奶羊养殖场。在占地200亩的蔬菜大棚内,村民正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番茄、黄瓜等反季节蔬菜,产品通过“合作社+电商”模式直供西安、渭南商超,年产值突破300万元,带动6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养殖场负责人介绍,该村引进的萨能奶山羊品种通过科学养殖,现存栏量达800只,日产鲜奶1.2吨,与乳企签订长期供销协议,形成“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生态链条。经过几年的探索,养殖场在标准化改造,养殖、防疫、饲料加工、指标监控等方面日益现代化,经济效益和带动效用日益凸显。
“张坡村的蜕变,是政策引领、干部担当与群众参与共同书写的答卷”。实践队指导教师在活动总结环节指出,团队将系统梳理本次调研中积累的一手资料,形成兼具实证价值与青年视角的专题案例报告,不仅为地方政府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提供微观层面的实践参考,更试图以青年群体的创新思维为基层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思考维度,让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服务基层的智力支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彰显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从田间地头到产业车间,团队学生们在活动分享中由衷感慨:“当我们脚踏沾满露珠的田间地头,浸式走访中,让我们不仅触摸到乡村肌理中蕴藏的发展韧性,更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图景里,预见基层乡村即将绽放的无限可能与蓬勃前景。”此次实践活动让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情系四圣故里·助力服务基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切体会到 “三农” 工作的重要意义,更唤起他们以专业所学服务基层的强烈使命感。本次调研活动圆满结束后,当地村委会领导干部高度肯定活动价值,认为其意义十分重大,并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与西安各高校的校地合作关系。未来,双方将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电商助农等多样化举措,以青春之力赋能白水乡村基层,在这片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 “四圣故里” 沃土上,用青年智慧浇灌希望,让乡村基层发展之花绚丽绽放,绘就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李庆怡 孙浩宇 晁双毓 申欣阳 周国智)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