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正文

2024第六届五台山佛教学术研讨会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山西五台山召开

07-31 互联网 未知 资讯

2024年8月11日,六届五台山佛教学术研讨会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山西五台山盛大开幕。本届研讨会由山西省佛教协会、五台山佛教协会联合主办,以“佛教典籍历史与传译视阈下的佛教中国化”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佛教典籍传译的历史脉络、佛教中国化的深远意义及其在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宗教事务局局长黄杰在开幕式上强调,新时代背景下,需凝聚政、教、学各界力量,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实践。他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佛教教义中与当代中国发展相契合的内容,加强解经讲经活动,从严治教;同时,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佛教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五台山东方佛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妙江大和尚表示,佛教文化作为中西文明对话的重要纽带,其哲学思想、艺术形式和文学策略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提供了相互理解的平台。他呼吁通过佛教文化的国际性交流,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佛教爱国爱教传统。

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佛教典籍的翻译史、传播路径及文化融合展开深入讨论。天镇县盘山显化寺法人代表、大同市青联第十一届委员释义寂在发言中指出:“佛教典籍的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思想与文化的深度交融。从古代鸠摩罗什、玄奘大师的译经事业,到当代数字化时代的佛经传播,翻译始终是佛教中国化的核心环节。”他强调,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应探索智能工具与传统译经相结合的新模式,以更高效、精准的方式推动佛教文化的现代化阐释与国际化传播。

多位学者认为,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当代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了重要借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essica Main提出,佛教在东亚的传播过程中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其本土化策略对全球宗教对话具有启示意义。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员田中良昭则从敦煌文献研究角度,分析了汉传佛教对东亚文化圈的深远影响。

作为研讨会发起方之一,五台山东方佛教文化研究院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佛教文化研究、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研究院已成功举办5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全球多地寺院、佛学院及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释宽广法师介绍,研究院未来将继续依托五台山文殊道场的文化底蕴,深化佛教中国化研究,巩固其在世界佛教界与学术界的地位。

本届研讨会为期3天,除主旨演讲外,还设有分论坛、圆桌对话等环节,议题涵盖佛教文献学、跨文化传播、宗教艺术等多个领域。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五台山佛教学术研讨会已成为开放、包容、多元的国际性交流平台,为佛教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全球文明互鉴注入了新动力。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