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映初心,产业促振兴 —— 渭南市潼关县太要镇欧家城村蓝莓产业发展纪实
(通讯员:高凡雅 初审: 央行 央通达 冯沛 审编:杨川)
近日,渭南市潼关县太要镇欧家城村的 9 座钢构大棚内,万农合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忙碌地为棚内蓝莓剪枝培土。就在这一天,这片承载着村民致富希望的基地,正式获批 “潼关县就业见习基地”。从两年前村民对 “咱这儿能种蓝莓?” 的质疑,到如今成为县域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标杆,这座基地凭借现代化技术改变了传统农业 “靠天吃饭” 的局面,更以就业见习为纽带,开启了 “新农人成长” 与 “乡村产业升级” 的协同发展之路。
破局起步:村企联建激发产业新活力
欧家城村位于渭河平原南缘,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却因传统作物效益低下、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长期面临 “产业空心化” 困境。转机随着企业的到来而出现,为盘活土地资源,该村引入潼关万农合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村集体原有的大棚发展蓝莓种植产业。企业采用的基质盆栽技术,有效减少了病虫害,抑制了杂草生长,且挂果时间比传统种植提前 1 年,2 月即可成熟上市,市场前景广阔。配套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自动卷膜机等现代化设备,实现了浇水、施肥的精准数字化控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从土壤改良到绿色防控,各环节均按照有机标准执行,产出的蓝莓果径大、甜度高、无农残,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如今的欧家城村,蓝莓种植基地已成为一张亮丽名片。在其示范带动下,村里又陆续引入樱桃产业园、中药材种植园,“一村多品” 的产业格局正加快形成。
见习赋能:培育新农人队伍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技术型、管理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而返乡青年、高校毕业生却面临 “想干事却缺乏平台” 的难题。潼关县人社局精准对接双方需求,以 “就业见习基地” 建设为契机,推动企业与人才实现 “双向奔赴”。作为县域内具有创新性的 “智慧农业 + 特色种植” 示范企业,潼关万农合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业见习基地的设立,为有志于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新一代大学生和青年群体提供了优质的培训与发展平台。
“我们不仅提供岗位,更提供‘成长套餐’。” 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介绍,针对蓝莓产业的特性,潼关县人社局联合农广校、科研院所开发了 “蓝莓种植技术 + 电商运营 + 智慧农业” 定制化课程,对见习人员进行培训。见习期间,每月为见习人员提供 1700 元见习补贴,并为每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表现优秀的学员可优先被录用为企业正式员工,纳入 “蓝莓产业人才库”,享受职业资格认证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后续扶持政策。
共富未来:延伸产业链,乡村振兴加速前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蓝莓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村民的 “钱袋子” 鼓了起来,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活力:企业计划在 3 年内将蓝莓种植规模扩大至 200 亩,并建设蓝莓深加工车间,生产果酱、果干等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依托见习基地培养的 “新农人”,还将组建 “蓝莓技术服务队”,为周边农户提供种植指导,带动更多人参与产业发展。从最初的质疑,到如今的硕果满园,从单一的种植模式,到全产业链发展,欧家城村蓝莓种植基地的发展历程,正是潼关县 “稳就业、强人才、促振兴” 的生动实践。正如企业负责人张南所说:“这里不仅有蓝莓的甜蜜,更有新农人的梦想。我们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