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多举措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 90 万人
(通讯员:梁宝仪 吕金章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编者按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更是关系乡村发展与群众福祉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宝鸡市围绕农村劳动力就业这一核心课题,以 “政策带动、品牌驱动、服务推动” 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就业促进之路。从培育社区工厂让群众就近就业,到打造劳务品牌拓宽增收渠道;从关爱务工及留守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到创新求职模式让服务更接地气,再到筑牢欠薪堤坝保障 “安薪” 就业,一系列举措精准务实,成效显著。
如今,90 余万人实现转移就业的亮眼成绩,不仅彰显了宝鸡市在稳就业工作中的担当与作为,更为农村劳动力铺就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坚实道路。其探索与实践,为各地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宝鸡:多举措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 90 万人
近年来,宝鸡市秉持 “政策带动、品牌驱动、服务推动” 的理念,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通过向外输出与就地就近就业双向发力,采取建设工厂基地、打造劳务品牌、开展技能培训、优化就业服务等措施,持续拓展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政策,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稳步增长。
引导转移就业,培育社区工厂
宝鸡市人社局局长高清苗表示:“转移就业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更多机会,增加了群众收入,提升了生活品质,改善了农村环境。”
每年春节前后,宝鸡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百日行动”“春暖农民工” 等活动,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劳务对接等服务,确保外出劳动力稳定就业、返乡人员精准帮扶、返岗人员及时输出。支持有条件的村镇成立劳务合作社、工作队和劳务公司,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在劳务输入地设立劳务服务工作站,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动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稳存量、优结构、提质效、促增收。今年以来,宝鸡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90.32 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 106.26%,有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宝鸡市督促县区大力培育社区工厂和就业帮扶基地,对已建成的社区工厂进行全面督导调研,加强跟踪管理,指导部分工厂转型,并及时兑现奖补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据统计,宝鸡市累计建成社区(村镇)工厂 161 个、就业帮扶基地 233 个(其中,今年新建社区工厂 6 个,新增就业帮扶基地 11 个),带动就业 3.9 万人。
围绕地域特色,培育劳务品牌
近年来,宝鸡市结合地域特色,加大劳务品牌创建力度,打造了众多国家级、省级、市级劳务品牌。宝鸡市人社局副局长白洁介绍:“在 2024 年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宝鸡擀面皮师傅’在美食街区展示技能并提供美食品尝,‘凤县麝工’在陕西地方展区集中展示。”
同时,宝鸡市不断强化劳务品牌建设,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完善品牌发展机制和支持体系。例如,举办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交流经验,探索新路径;组建劳务品牌建设指导专家团,开展评审认定和政策宣讲活动。“西岐名吃”“千阳绣娘”“凤县麝工”“麟游矿工” 等劳务品牌被评为省级劳务品牌。其中,“西岐名吃” 荣获 “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 和 “地方特色类劳务品牌” 两项全国大奖,并入选全国百家知名劳务品牌名录。
截至目前,宝鸡市共培育发展劳务品牌 38 个,带动 40 余万名城乡劳动力就业,实现 “一县一特色、一县一品牌”。
关爱务工及留守人员,援助就业困难者
“县人社局定期反馈老人孩子的生活情况,让我在外务工很安心。” 陇县外出务工人员李大勇感慨道。
近年来,宝鸡市人社部门通过发慰问信等方式,关心关爱留守人员,走访慰问 4263 户家庭,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分类建立动态台账,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帮助 1840 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此外,宝鸡市采用 “人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的工作模式,召开亲情恳谈会,分享就业创业经验;深化苏陕劳务协作,加强与市内外企业合作,扩大协作范围,拓展择业空间。
探索求职新模式,就业服务接地气
“我现在是宁波盛泰公司的员工,工作稳定,还有社保。” 岐山县大龄就业人员王拉怀通过岐山县智慧零工市场找到了满意的工作。2024 年 10 月,岐山县建成智慧零工市场,王拉怀通过 “岐山就业” 微信公众号填写求职信息后顺利入职。
宝鸡市人社局积极拓展招聘渠道,探索家门口就业服务新模式,在全市开展 “零工早市、招聘夜市、就业集市、岗位超市” 促就业活动,将群众熟悉的 “上早市”“逛夜市” 与求职需求相结合,把集市经济与网络招聘相融合,搭建贴近群众的公益性招聘平台,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将政策和岗位送到求职者身边。
截至目前,宝鸡市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 281 场,其中线下 110 场,提供就业岗位 10.98 万个,达成就业意向 3.63 万人。帮助 615 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缺口 7959 人,为扶风县比亚迪项目解决用工 2500 余人。开行 “点对点” 劳务输出专车 86 车次,护送 3206 名外出务工劳动者,发放宣传资料 30 余万份。
筑牢欠薪堤坝,保障 “安薪” 就业
“我在欠薪平台反映的问题已解决,谢谢你们。” 农民工贾帆向宝鸡市人社局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回访人员反馈。
宝鸡市全面落实在建项目 “网格化+网络化” 监管,实施 “铁脚板+大数据” 跟踪服务,培育 “安薪” 项目,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筑牢欠薪防线。同时,安排专人每月回访项目欠薪线索处理情况,随机回访反映人,倒查涉诉项目在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的录入、工资专用账户使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预存、建筑工人实名制系统登记等情况,并将回访结果每月通报至县区政府,推动问题快速解决。
今年以来,宝鸡市共接收全国根治欠薪反映平台线索 2907 条,均在时效内处理完毕,确保线索核处结果告知到位、农民工工资按时支付到位,有效保障了农民工 “安薪” 就业。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