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正文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重点品牌项目——博爱卫生站

08-14 互联网 未知 资讯

在广袤的中国乡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一直是制约民生发展的关键问题。许多偏远村庄的卫生室设施简陋,药品匮乏,甚至缺乏基本的诊疗空间,村民往往需要跋山涉水才能获得最基础的医疗服务。这种现实困境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也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如何改善乡村医疗条件,让每一位村民都能享有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博爱卫生站援建项目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协助政府改善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的大型公益援助项目,通过社会募集资金,在欠发达乡村援建博爱卫生站房屋,并通过后续援助的形式,募集医疗设备、药品,改善欠发达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条件。2021年,“新站·新健康”博爱卫生站援建项目获得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树立了国内社会组织卫生站建设的顶级品牌。

中文名:博爱卫生站

外文名:Fraternity Health Stations

实施时间:2005年至今

发起单位: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博爱卫生站援建项目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协助政府改善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的大型公益援助项目,通过社会募集资金,在欠发达乡村援建博爱卫生站房屋,并通过后续援助的形式,募集医疗设备、药品,改善欠发达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条件。2014年底,博爱卫生站进行项目升级,启动“新站·新健康”项目,建设新型卫生站,全面提升建设标准,树立国内卫生站顶级品牌。2019年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推出钢结构博爱卫生站,探索新技术、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

项目成果

截至2024年底,项目已在全国立项援建3248个博爱卫生站,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益人口超过4373万人。

项目故事

曾经的贵州大塘村,一面四壁透风的竹楼是守护十里八乡村民健康的唯一诊所。在村里建起一座卫生站是村医李春燕最大的梦想。2006年1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十字天使计划”资助援建的第一个博爱卫生站在贵州丛江县雍里乡大塘村投入使用。李春燕说,从此,村里的病人需要时就可以“住院”治疗,而再不用在她家的床上输液了。由于还获捐了一些药物和基本的医疗设备,以前连血压计都没有的李春燕说,今后她可以看更多的病了。(标黄处来源:《京华时报》)

2007年8月16日,为加强项目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联合开展了博爱卫生站设计竞赛活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全国各地寄来的参赛方案191个。6个参赛方案被评为特等奖,并作为入选方案向全国推广应用。(来源:《海边捡鱼的孩子》)

项目荣誉

2021年,“新站·新健康”博爱卫生站援建项目获得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树立了国内社会组织卫生站建设的顶级品牌。

2022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援建博爱卫生站,以‘新站’助力乡村健康”被推荐为“2022健康中国行动创新实践(多元融合)案例”。

2023年,“新站·新健康”博爱卫生站援建项目获评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3公益盛典“年度十大公益项目”。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