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文化的记录者——读李得胜《周原典故》一书有感
《周原典故》一书封面图。
2025年夏天,回到家乡扶风乡间去避暑,难得是在一个雨丝纷飞上午,就在依山傍水的美山书院,手捧当地人士送来的一本书,仔细阅读,也最能解乡愁,不由向我诉说着周原大地上的人和事……
我此时此刻是认真研读扶风县周文化研究会资深会员李得胜(以下简称老李)《周原典故》一书(以下简称典故),备感亲切,很受鼓舞,作为书道同仁,不由得要说几句闲话。
老李今年80岁了,号甘棠愚翁,系法门镇云塘齐镇村人,也就是周原文化发祥地的核心区域。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一辈子职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自幼喜爱古文历史,在地方民间文学搜集整理方面呕心沥血,一直是在深耕中自学成长,这也让其乡土生活经历造就出了他朴实的品格和平民化视角的洞察力,因而用朴素的文字彰显出周原文化的精神力量,值得肯定。
我与老李相逢于乙巳年三月三日家乡农林村东窑庙会上,是经高僧大德如孝法师介绍后而熟悉。见面后,他为人谦逊,思维灵敏,精神矍铄,给人一种人老心不老的风貌状态,乃是一方乡村贤士的形象。
老李随后向我送来自己《典故》一书,作为文化交流信物的见面礼。此书约有18万字,2018年曾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由于书中乡土气息浓厚,民间传说故事原汁原味,脍炙人口,占据了这方水土上独特的人文生态,以有形资产与无形观念记录出周原文明的千年血脉与演变。《典故》一书分为八个章节,是对周原地区日常生活、风士人情、地名来历、文物鉴赏、人文轶事等方面给予详细考证记载,在民间传说的传承与创新上有所探索,也受到了全国著名考古专家罗西章,扶风县作协主席唐志强等人作序肯定与推荐。他们评论得当,情深意长,多方鼓励,称赞老李为扶风地方文史方面提供给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图书,也在宝鸡一带读者中持续发酵,因而在2021年再版发行,以满足读者需求。
我屡读《典故》后,不由会产生出对老李尊重和学习之情。此书价值是参透当地民间文化,对于探寻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由来已久的周文化发展,提供出了极具有用的现实参照和学术样本,的确成为周原大地上寻找文明根系的打捞者、记录者!或者说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乡间故事员,不断讲述着周原故事,其中艰辛劳累不必言说,可以说倾其一生为此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器晚成夕阳红。早在今年6月26日,老李曾被陕西省茶人联谊会吸收为会员,同时也被扶风县美山书院聘请为特约研究员。老李也是省市县多个协会会员,足以此表明老李文化交流方面相当广泛,不可忽视。因而我特赋一首打油诗点赞老李——
法门齐镇李得胜,虽然不是“国家人”,
肩扛锄把爱文化,走遍周原山和水。
逐村到户采风忙,刨根问底寻史料。
碑石砖瓦古坟墓,仔细斟酌多考证。
业余时间肯钻研,“不务正业”勤耕耘。
点灯熬油下功夫,笔墨纸砚润心田。
生于斯地长于斯,问道民间有追求……(韩星海)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