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正文

稻渔绘新景 青年踏乡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团队走进城固调研数字稻渔模式

08-19 互联网 陆仪 吴官政 王微 蔡伸宇 尚晓龙 资讯

仲夏七月,汉中市城固县龙头镇的稻田连片、绿浪翻滚。在这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青年调研团队深入六一村、新华村、新光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野调研——聚焦“数智物联网技术赋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组织路径与农户响应机制”,探索数字农业如何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稻渔绘新景 青年踏乡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团队走进城固调研数字稻渔模式

团队由教师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参与,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共收集378份有效数据,并通过现场观察记录稻渔田间的生产实践。调研发现,城固县的数字稻渔模式正经历“萌芽—扩张—优化”的演化阶段,数字技术与政策扶持、企业经营、村集体组织形成合力,推动土地流转和产业升级。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气象及作物生长,让农户能够精准管理生产环节,提高效率、降低风险。问卷和访谈显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不仅取决于经济收益,还受风险认知、社会信任和同辈示范效应影响。家庭和同辈的“羊群效应”显著,而村委和企业的公信力则增强了农户长期参与的稳定性。研究指出,要实现数字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政策、技术和利益机制上形成协同保障。

稻渔绘新景 青年踏乡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团队走进城固调研数字稻渔模式

青年学子在田野中不仅收集数据,也通过交流了解农户的真实想法。他们将课堂理论与实地实践相结合,从观察到分析,深刻体会科技赋能乡村的意义,同时锤炼科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调研成果显示,通过信息公开、技术培训和政策激励,可以提升农户数字技术认知和风险应对能力;优化数字平台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此次实践不仅丰富了学术研究,也为乡村数字农业推广提供了生动样本。

稻渔绘新景 青年踏乡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团队走进城固调研数字稻渔模式

在稻浪翻滚之间,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乡土,用数据描绘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数字农业正在城固大地生根发芽,开出振兴之花。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