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南郑区:多举措筑牢政府国企项目欠薪 “防护网”
(通讯员:张潇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关乎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汉中市南郑区聚焦政府国企项目欠薪治理,坚持源头防欠、系统治欠、依法惩欠、集中清欠,以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扎实推进根治欠薪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健全制度体系,夯实治理根基
南郑区高度重视根治欠薪制度建设,2018 年至 2025 年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将 “管项目必管欠薪”“线上接收、线下处置”“重大欠薪案件挂牌督办” 等成功经验固化为制度规范,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撑。同时,政府、国企带头落实源头治理,对存在欠薪问题的建设单位停止新项目审批,限制欠薪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南郑区参与投标。
此外,南郑区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 “两个纳入”,通过专项督查确保 “八项制度” 落地生根。目前,全区 10 个政府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存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总包代发工资及维权信息公示牌覆盖率均达 100%,劳动合同签订率及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占比达 98%,基本实现工资按月足额发放。
南郑区还建立了多部门协同联动的治理体系,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人社、公安、住建、交通、水利等 21 个部门为成员的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镇(办)负责、企业兜底” 的网格化治理模式,有效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提升了治理效能。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南郑区积极探索多元纠纷化解模式,采用 “区检察院民事支持起诉 + 劳动监察 + 多部门协同督办” 的方式,为农民工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截至目前,人社部门已向检察机关移送符合支持起诉条件的案件线索 4 件,涉及劳动者 51 人次,涉案金额 91.62 万元。
同时,南郑区充分运用数字治理手段,依托陕西省保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12345 政务服务热线等数据信息,对全区在建工地、企业用工进行动态监测,并对施工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将列入 “C” 级管理的企业禁止参与新项目施工,实现精准监管,从源头防范欠薪问题发生。
此外,南郑区今年开展了两个专项行动,区治欠办印发了相关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通过梳理分析政府国企项目基本信息、合同金额、工资支付情况等,建立项目台账,重点化解处置急难信访案件。
强化监督执法,保持高压态势
南郑区定期开展实地排查,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在建工程项目 “八项制度” 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强化欠薪问题前端化解。截至目前,已开展联合检查 20 次,累计巡查用人单位 48 户次,涉及劳动者 1500 余人次,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26 份、《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25 份。
对于恶意欠薪行为,南郑区依法依规运用行政处罚、行刑衔接、失信联合惩戒等手段,形成强大震慑。同时,建立健全欠薪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对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迅速响应、妥善处置。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案件 5 件,已办结 2 件,移送公安机关 2 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1 件。
南郑区还全面落实 “两个纳入” 监管机制,将全区 38 个在建项目全部纳入 “八项制度” 监管范围和陕西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管理。实行网格化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派驻网格员,在项目醒目位置悬挂工作职责和联系电话,方便农民工维权,确保政府项目不欠薪,增强了农民工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