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政协委员:多方协作促养老
“在居民小区设立‘微型养老院’的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既能让老人安享晚年,还能有归属感,子女也能实现敬老、工作、生活三不误。”重阳节前夕,9月26日,蒲城县政协委员、慈善大使贾军虎和陕西柏如山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曹小春经理策划“敬老、爱老”活动。
“截至2024年末,全县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5.29%,高于全国水平3个百分点,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近日,为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养老服务,部分蒲城县政协委员们进行了专题讨论。
让养老“有温度”
县政协委员、蒲城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所长葛玮说,针对县城老人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乡村老人绝大多数居家养老的情况,建议对不同的养老需求要区别化、个体化、分层级对待:首先,推广社区助老食堂,提供营养餐食和送餐服务,解决居家老人“做饭难”问题,吃上方便的“热乎饭”;其次,制定优惠政策,将养老服务设施配套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并升级智慧物业服务管理平台,打造10分钟应急响应圈,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安全。
让养老“有品质”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一些人出现不能自理的状况,一般养老机构不能满足这些特殊需求,而儿女又在外地。对于如何提高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健康水平,县政协常委、县计生协会秘书长王青蓉建议,应在做好“医养结合”文章上下功夫:按照“卫计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的模式,在养老院内部设立康复中心,配备专职康复医生、护士,为不同情况的老人量身定制护理计划和服务计划。
让养老“有力量”
“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引导更多爱心人士充实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参与养老服务。”荣登2021年12月“中国好人榜”的蒲城县政协委员唐建华说。刘娜妮委员补充道,应加强宣传,引导更多乡贤、企业家、成功人士、爱心人士参与敬老捐助,助力养老院、养老食堂等涉老机构的健康运营。赵一梅委员紧接着说:“作为年轻人,我也十分乐于参与敬老、助老活动,为养老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让养老“有智慧”
葛玮委员认为,应在社区开设智能手机应用课,为老人们普及手机支付、视频通话等知识和技能。热心公益事业的紫金原电器负责人原水利委员留意到,不少社区智慧养老水平有限,老年人难以便捷使用智能设备获取服务。为此,他建议推动“互联网+养老”,开发推广适老化软件,更好地方便老人预约服务。
让养老“有氛围”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弘扬传统美德,蒲城华林广告传媒中心周振龙委员在座谈中说,应大力普及老年人防骗知识,并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等表彰宣传,营造浓厚的敬老、养老氛围,让“孝子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的厚养薄葬意识深入人心。另外,尚武体育总经理刘亚云认为,应统筹部分闲置校舍、村部、厂房等资源,改造为养老机构,并吸纳、培训部分转岗人员,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刘海强)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