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与内卷:青春赛道上的奋斗哲学
(作者:张玮桦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当 “内卷” 的焦虑弥漫校园与职场,“躺平” 的姿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当代中国青年的生存状况与内心思绪备受瞩目。这些现象看似是青年面对竞争压力的不同心态体现,实则深刻反映了我国高速转型期社会心态的微妙变化。
内卷并非青春的过错,而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增速趋稳,社会步入高质量转型阶段,如同河流遇峡口,此前被数量增长掩盖的结构性问题逐渐暴露,优质资源分配面临困难,青年们被卷入更激烈的竞争。“卷学历”“卷加班” 等现象背后,是青年对上升通道变窄和机会减少的焦虑。这就像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会经历诸多探索,当代青年面对新的压力,也需要时间去理解、反思和适应。
而 “躺平”,与其说是消极逃避,不如说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调整。一些年轻人暂时放下传统奋斗模式中的硬性标准,转而探寻内心世界,反思以他人眼光为导向的价值困境,对过度功利的成功学保持清醒。这种看似 “停下脚步” 的姿态,实则蕴含着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思考,其核心是希望在竞争洪流中,守护个体价值与尊严的空间。
真正的智慧,既不是在内卷中耗尽精力,也不是在躺平中消沉,而是要看到这些现象背后,青年对更公平社会秩序、更包容发展环境的渴望。这种渴望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契合。当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以打破单一评价体系,就业优先战略保障民生,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这些政策都在为青年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因此,应对 “内卷”,不仅需要个人调整认知,更需依靠制度优化,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这也是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体现。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奋斗历程与压力。如今,青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同时也拥有更多的时代机遇和人生可能。奋斗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攀登传统的成功阶梯,更在于能否将个人努力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从国家核心技术攻坚一线的青年科学家,到西部大地的年轻建设者,再到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他们用行动证明,超越内卷与躺平的狭隘认知,将个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方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国家的发展由无数个体努力构成,个人梦想也只有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才能绽放光彩。
时代潮流奔腾向前,青年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正确理解青年在选择上的困惑,是为了激励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在认识自我中找准方向,在接纳现实中塑造未来,在顺应时代中创造属于新时代的荣光与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