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红千里路,务工增收忙 —— 商洛市山阳县组织农民工赴韩城摘椒促增收
(通讯员:山阳县就业服务中心 初审: 央行 央通达 刘娥 审编:杨川)
八月,骄阳似火。在秦岭深处的山阳县,一场奔赴希望的热潮正在涌动。数千名商洛市山阳县的乡亲们背起行囊,迎着晨曦踏上前往韩城的路途。他们将在那漫山遍野的花椒林中,开启一段 “摘金” 之旅,用勤劳的双手勾勒出暑期增收的美好图景。这一跨越地域的务工行动,不仅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希望,更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动力。
暑期伊始,山阳县就业服务中心便积极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县内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与韩城的花椒种植合作社及能人大户进行精准对接。同时,提前对县域内有务工意愿的群众展开摸排工作,从岗位匹配到安全培训,从交通食宿安排到权益保障,提供 “点对点” 专车输送服务,开展全程 “一条龙” 贴心服务,致力于让务工群众 “出门放心、干活舒心、挣钱开心”。
在山阳乡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韩城花椒红,山阳钱包鼓。” 这句话生动地道出了摘椒务工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实惠。这场跨越秦岭的 “摘椒经济”,是山阳县有效盘活劳务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生动实践,也是区域间劳务协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典型范例。当一串串花椒化作实实在在的收入,当一张张笑脸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山阳的乡亲们正用勤劳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
在韩城的花椒基地里,来自山阳的务工者们的身影在红绿相间的椒林间不断穿梭。他们指尖快速翻动,一串串饱满的花椒纷纷落入竹篮。尽管汗水浸湿了衣衫,但笑容始终挂在他们的脸上。来自山阳县法官镇的阚大姐一边擦拭着汗水,一边说道:“一天能摘 80 多斤,收入将近 200 元,一个暑期下来,能攒下大几千块,足够孩子下半年的学费了!” 话语中满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前往韩城摘椒的务工人员已超过 1500 人,预计人均增收可达 5000 元以上。从过去的 “出门愁门路”,到如今的 “务工有组织”;从曾经的 “零散打零工”,发展为现在的 “规模挣大钱”,季节性务工不仅让山阳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让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收获了自信。
据悉,部分 “花椒采摘工” 在完成摘椒工作后将陆续返回。不过,仍有多数务农民工计划奔赴榆林、内蒙等地,开启拣土豆、摘辣椒的务工新旅程。山阳县就业服务中心正积极组织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分赴各种植基地和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进行精准对接,精心组织农民工为下阶段的季节性务工做好准备,力求最大限度增加务工收入,有力助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