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正文

陕西省政协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

08-06 三秦网-三秦都市报 石喻涵 孙玉婷 资讯

8月5日,陕西省政协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围绕“健全推动能源‘稳控转’机制 推进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议题深入研讨。

2023年10月,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获国家批复;2024年2月,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一年多来,陕西省以“稳”为基、以“控”提质、以“转”促变,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能源安全“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2024年,榆林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6.2亿吨、1052.6万吨、241亿立方米,火电装机3209.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2037.7万千瓦,优质产能稳步释放。

绿色低碳转型扎实起步。能耗在线监测实现重点用能单位全覆盖,率先试点用能权交易;“三改联动”推进煤电机组升级,淘汰落后煤电机组18台;氢能产业加速布局,世界首个零碳智慧能源中心稳定运行近三年,西部氢能博览会连续举办,绿色发展底色更浓。

能源利用方式不断优化。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突破明显:10万吨/年高温费托等世界首套示范项目投产,煤制乙醇、乙二醇等产能占全国12%至33%;聚乙醇酸等高端产品填补西部空白,碳捕集利用(CCUS)、绿电绿氢耦合等技术示范先行,“三基地”(科研创新、产业化示范、科教融合)建设强化创新支撑。

此前,陕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先后赴延安、榆林调研,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20余家重点能化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摸清工作进展。

“强化科技赋能,打通‘四链’融合通道,依托‘一院两校多所’平台集群攻关技术,争取煤制油品消费税阶梯优惠政策,加大科技和人才支持,打造能源创新高地。”陕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岩建议,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重大能化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发展风光火协同、能源文旅融合等业态,构建多元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推进绿色转型,系统布局氢能全产业链,打造“西部氢能之都”;探索建立能化产品输入地分担碳排放指标机制,健全生态修复市场化路径。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