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白河县创新 “四下基层” 机制,赋能就业服务新提升
(通讯员:卫扬才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为有效应对基层人社服务力量 “断档” 问题,推动服务直达群众,安康市白河县人社局创新推行 “四下基层” 工作机制,即人社干部下基层、人社工作下基层、人社政策下基层、人社服务下基层,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群众就业增收。
近日,101 名精心选派的 “人社服务专员” 已全面对接到位,覆盖全县 11 个镇 122 个村(社区)。这些专员由 11 名领导班子成员、34 名人社干部和 56 名就业社保协理员组成,每人定点包联 1 至 3 个村(社区),负责督促指导村组常态化开展就业社保工作,推动人社服务进园区、进村组、进农户。
为确保队伍稳定高效运行,自 2025 年 7 月 1 日起,县人社局对县镇两级协理员实行统筹管理,统一发放工资补贴,并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工资待遇和管理办法。同时,人社服务专员以实名方式加入所负责村(社区)的群众微信群,主动亮明身份,方便群众咨询和反映诉求。
“人社干部下基层” 是 “四下基层” 机制的关键一环,与其他 “三下” 紧密协同。专员们不仅是 “人社工作进园区” 的桥梁,也是政策宣传的 “前哨站” 和服务延伸的 “末梢”。县人社局组建的 “连心服务” 工作组,将定期深入产业园区、社区工厂和重点企业,开展企业走访、安全生产检查、政策宣讲、问题化解、就业创业促进及风险隐患整治 “六大行动”,专员们将积极参与其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专员们还承担着政策 “直达快办” 的推送解读任务,深入落实 “四送两帮”(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帮企业招工人、帮群众找工作)和 “叫应帮解” 服务机制,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让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目前,白河县正常运营的新社区工厂达 146 家,涵盖毛绒玩具、服饰鞋袜、电子线束等产业,已成为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通过 “春风行动”“产业大招工” 等活动,已带动 5941 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 1602 人。同时,县人社局积极推动人社政策嵌入产业园区,今年已向园区重点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430 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白河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 “四下基层” 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助力社区工厂做大做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