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曹家滩矿业公司:电路经纬间的匠心传承
指引提灯,育梦成光。技术怎样一波一波传,人才如何一批一批出?且看“霍田”师徒双向奔赴之路。
2018年,霍星辰告别熟悉的老矿区,投身陕煤曹家滩矿业公司新矿区建设。凭借对设备脾性的精准把握,实现管辖区域零误时,并斩获“技能大师”“优秀高级考评员”等称号,成为机电队当之无愧的“定海神针”。
如今,他的身旁多了个专注的身影——徒弟田凯。这个工作刚满四年的年轻人,正蹲在师傅身边,仔细观察师傅如何操作。“这0.5毫米的间隙,可是挡住井下危险的最后一道门,半点都马虎不得。”霍星辰严厉的声音,在提醒田凯要按章操作,在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完好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它关乎着设备正常运转和人员和矿井的安全,这样的声音陪伴田凯度过了四个春秋。
曾因赶工,田凯将隔爆面间隙少磨了1毫米。霍星辰发现后,立即用塞尺反复测量,严厉地指出:“咱们修的可不是开关,是井下兄弟们的安全绳!”那天下午,师徒二人将设备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整整重复了三遍,直到塞尺能刚好顺畅插入间隙,霍星辰紧绷的脸上才绽出满意的笑容。
在霍星辰的言传身教下,田凯迅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那次122106深度水处理设备突发故障停机,导致工作面供水压力骤降。霍星辰因紧急任务无法抽身,毅然将现场交给田凯处理。临行前,他重重拍着田凯的肩膀叮嘱:“别慌,按咱们平时练的来——先核对铭牌参数,再查线路通断。”田凯凭借霍星辰传授的“三摸三听”绝活——摸壳体辨温度过载,听接触器吸合声定位故障,迅速判断出接触器吸合异常。更换元件后,设备立即恢复运转,不仅保障了当日供水任务顺利完成,更避免了工作面停产带来的重大损失,这份成就感如暖流般涌上心头。
更令人骄傲的是,师徒二人共同研究的保护器“分级修复法”。这项技术每年能为矿井节省二十余万元成本。起初,他们只是觉得废弃的保护器丢弃可惜,便动手拆解研究哪些零件可修复、可重置,日积月累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修复流程。如今,仓库里那些贴着“已修复”标签的设备,都是他们用匠心从废料堆里“捡”回来的宝贵财富。
霍星辰的严厉眼神与铿锵批评,如同一粒蕴含力量的种子,在这个年轻人心中深深扎根。在这份严苛教导的滋养下,田凯先后荣获该公司"优秀徒弟"称号、第二届"青优班优秀学员"荣誉及"智能化业务竞赛优秀奖"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成长的见证,更化作他破解矿井技术难题时最坚韧的力量源泉。(何浩双 高郢)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