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千阳县:稳就业促增收,筑牢公益岗位管理防线
(通讯员:谢佩 张明堂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今年以来,宝鸡市千阳县将稳就业促增收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关键任务,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力发挥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保障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与就业帮扶,确保就业困难群体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发公益性岗位 406 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406 人,其中脱贫劳动力 401 人,残疾人 35 人,退役军人 10 人。
合理开发,严守岗位设置关
千阳县坚持需求导向与公益属性原则,综合考虑就业困难人员数量、就业专项资金承受能力等因素,统筹整合现有岗位,设立镇村公益性岗位。同时,县镇村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摸底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困难人员,建立分类台账,确定岗位数量,并依据省市管理办法及本县实际,按照 “因事设岗、以岗定人、按需定员、总量控制、动态管理” 的原则,合理调配岗位。
严格标准,把好人员入口关
在人员选拔上,千阳县严格遵循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县、镇、村三级层层核实,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依托陕西省就业援助服务管理系统,通过 “个人申请、村(社区)初审、镇级复审、县级审批登记” 的程序,精准认定 “十一类人员” 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同时,严格按照 “一公告、二申请、三评议、四公示、五审批、六培训、七上岗” 的步骤聘用人员,做到 “五不用”。
完善制度,筑牢长效管理关
为确保公益性岗位管理规范,千阳县完善了《千阳县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明确了县、镇、村三级管理职责、岗位安置人员类型等内容。对公益性岗位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镇村建立花名册、考勤表及退出人员台账,并及时在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更新。此外,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用人单位每半年自查一次,并对表现突出的从业人员进行通报表彰,激发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强化帮扶,严格动态调整关
千阳县严格遵循公益性岗位安置期限规定,定期宣传政策,确保人员有序退岗。对期满人员,通过对接职介服务、提供创业政策扶持等方式,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同时,鼓励用人单位留任合适人员,对退出后仍未就业的困难人员及家庭,建议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
下一步,千阳县将继续发挥公益性岗位 “稳就业、托底线、救急难” 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透明化的管理体系,确保公益性岗位公平、公正、公开。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