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正文

商洛市洛南县草编:古老技艺编织现代致富路

10-01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公众平台 未知 资讯

  ( 通讯员:刘卫锋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商洛市洛南县草编:古老技艺编织现代致富路

9 月 26 日,商洛市洛南县四皓街道的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车间内,10 余名工人正忙着整理、分拣、装箱、封口编织好的婴儿摇篮,这些产品即将出口沙特阿拉伯。

商洛市洛南县草编:古老技艺编织现代致富路

临近中秋,洛州大地处处是收获玉米的忙碌景象。而在洛南县保安镇庙底村、四皓街道抚龙湾社区等地,一群手艺人正用玉米皮、麦秸秆等编织着精美的工艺品,绘就出一幅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的幸福画卷。

洛南草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起源于保安镇,后辐射到全县 16 个镇(街道)。过去,草编是村民农闲时的消遣,产品多自用或在周边售卖。2010 年,保安镇的屈军侠受一档手工工艺品生产电视节目的启发,决心将草编发展成产业。她拿出开办药店的积蓄,并贷款 5 万元,成立了草编合作社和简易公司,开启了洛南草编产业化之路。

商洛市洛南县草编:古老技艺编织现代致富路

公司成立后,采用 “公司 + 合作社 + 生产基地 + 农户 + 贫困户(残疾人)” 的模式,将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公司提供原料、技术指导和订单,农户按要求编织,最后由公司统一收购销售。这一模式让群众看到了致富希望,越来越多人加入草编队伍。

“我从小就会草编,到现在 20 多年了,在这里干活时间自由,既能照顾家庭,每月还能收入 2000 多元。” 保安镇巧手草编经营门店的甘淑芳说。

商洛市洛南县草编:古老技艺编织现代致富路

为提升草编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洛南县将其作为致富产业,纳入县域经济规划和劳务品牌提升范畴。洛南草编被认定为市级劳务品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价值和效益进一步释放。屈军侠则瞄准国际市场,定期外出学习,聘请专家,联合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品研发。公司还出台了《玉米皮制品质量管理标准》,组建了研发设计中心和非遗传习所,取得 12 项国家注册商标和外观专利。

商洛市洛南县草编:古老技艺编织现代致富路

随着 “洛南草编工” 劳务品牌的发展,其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有 1 个专业合作社、21 个加工生产基地和 1 所技能培训学校。产品有婴儿摇篮、果篮、拖鞋等 100 余种,95% 以上出口欧美、中东国家,年产值超 6000 万元。公司累计培训技能人才 6200 余人,合作社社员从 300 多人发展到 6800 多人,带动洛南及周边 1.1 万名群众就业,其中脱贫群众 2500 余人,年加工各类工艺品和香皂花 130 余万件,销售收入达 6000 余万元,人均年收入近 2 万元。

商洛市洛南县草编:古老技艺编织现代致富路

近年来,洛南县聚焦稳就业促增收,加大对 “洛南草编工” 等劳务品牌的扶持。去年,在保安镇仓圣社区建成 “洛南手工” 劳务品牌非遗街区,“洛南草编工” 获评市级劳务品牌,正加快申报省级劳务品牌。同时,洛南县建立了重点劳务品牌资源库,制定相关认定办法,并依托苏陕协作平台,建立跨区域劳务协作机制,为草编产品拓展市场。

如今,“洛南草编工” 已成为洛南县的一张亮丽名片,让古老草编技艺焕发出新活力,也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洛南县人社局局长杨民表示,下一步将依托 “洛南草编工” 的示范效应,强化宣传引导,开展技能培训,落实就业政策,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提供保障。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