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百川公益:民间自发组织的公益团队
纳百川公益是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公益团队,自 2015 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公益初心,主要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与学校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填写"愿望清单",了解贫困山区学校急需的物资,联系有意愿帮助学校实现"愿望清单"的爱心人士一起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难题。另一方面协助国内其他爱心团队、爱心企业共同为周边乡镇贫困人群缓解温饱难题。传递爱心与温暖,在不同时期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信息栏
成立时间:2015 年 6月 19 日
创始人:韦素芸(广西大化人)
主要活动地区:广西大化县
帮助对象:贫困山区师生人数在 300 - 500 人的学校、县城周边生活困难人群
物资来源: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
团队简介
纳百川公益团队由韦素芸创立,十年来坚持 “桥梁随手帮” 理念,以非固定模式帮助有缘遇到的各类弱势群体。物资来源主要依靠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其中以香港爱心人士的扶持为核心,在广西省内汇聚各方爱心力量,为改善贫困地区现状不懈努力。团队核心活动以帮助大化贫困山区学校购买急需物资展开,积极促进香港与内地两地文化交流。
发展历程
2015年-2018年期间纳百川公益团队先后协助香港同胞、内地爱心企业依次资助了广西大化县江南乡、板升乡、七百弄乡、雅龙乡、乙圩乡等乡镇小学;
随后遇到了三年疫情,所有团队活动宣告暂停,仅在小范围内与大化本地爱心企业一起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和就业难题;
2024年疫情结束后纳百川公益团队重新为大众公益事业服务。
创始人介绍
韦素芸,2015年-2021年期间以政府聘用人员的身份先后在公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从事内勤工作。
韦素芸一直热爱公益事业,虽然聘用岗位收入不高,但这并不影响她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的热情,利用周末双休的时间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已经成为她最大的业余爱好。在一次民政局主办的公益活动中,她认识了2015香港季候鸟·爱·童行活动的领队周先生,两人在公益事业方面志趣相投,周先生一心致力于为贫困山区小学实现"愿望清单",他主动邀请韦素芸为他寻找下一年需要帮助的贫困学校作为实现"愿望清单"的考察对象,并提出实地走访学校周边生活困难人群家庭,由周先生负责筹集爱心物资,韦素芸则多次带周先生顶着烈日、或冒着大雨沿着曲折的山路去给深山里的贫困人群运送物资。周先生对公益事业的执着付出深深感动了韦素芸,也让韦素芸感受到香港同胞对祖国的热爱。
但公益活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纳百川公益团队中很多志愿者都像韦素芸一样是利用假期时间碎片来完成团队任务,这就意味着每一次参加活动的人员都是流动的,越到后来参加活动的人就越少,团队也越难组建,最终只剩下韦素芸一个人在坚持,她一点一点的收拾从全国各地寄来的物品,一件一件的去完成爱心人士嘱托的任务。
一个人的公益之路,韦素芸孤单的磨炼了3年。这三年她背坏了8个背包,磨破了16双鞋,皮肤也晒成了棕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是在爬山,就是在爬山的路上。
2019年以后,愿意为纳百川公益事业提供物质帮助的人群已经从海峡那边慢慢转到内地,甚至有国内退役的女排运动员捐助练习册和书包,通过韦素芸,送给山区贫困儿童。
只要有人主动来寻求帮助,韦素芸都会广发英雄帖,号召身边所有的人一起竭尽全力去完成每一项救助任务。
香港邝女士主动找到韦素芸,问广西是否还有贫困的学校需要资助?如果有,依然可以像过去那样义无反顾的提供帮助。
在韦素芸身边像邝女士这样的热心人越来越多,而纳百川的服务地点也早已不局限在大化县,只要有需求,只要帮得上忙,全社会所有热心肠的人都会团结一致加入公益事业。
服务宗旨
山不拒细壤
海不择细流
风暖掀清浪
凌云护璚楼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