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正文

就业社保事业绘就民生新图景 ——“十四五” 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解读

09-26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公众平台 未知 资讯

就业社保事业绘就民生新图景 ——“十四五” 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解读

2025 年 9 月 26 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携副部长李忠、颜清辉出席,系统介绍 “十四五” 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回应媒体关切。中国网对发布会进行了现场直播。

一、总体成效:民生底线兜牢守实 事业发展蹄疾步稳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在主持时表示,就业与社会保障是民生保障的核心领域,“十四五” 时期相关工作的推进成效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

王晓萍在主旨介绍中指出,“十四五” 时期,人社领域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取向,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稳中求进推进改革创新,就业、社保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通过精准施策、系统发力,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人才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劳动关系更加和谐有序,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核心成就:四大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就业优先落地见效 局势稳定根基扎实

面对复杂内外环境,人社部门将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构建系统性支持体系,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 4700 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 1389 亿元,多项核心指标超额完成。截至 2025 年 8 月底,“十四五” 时期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 5921 万人,超额完成 5500 万人的目标任务;前四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 5.3%,低于 5.5% 的预期控制目标,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在政策实施中,形成了财政激励、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的多元政策框架,年均创业担保贷款余额达 3000 亿元。通过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扬帆计划等举措培育新就业增长点,同时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建立 “1131” 等精准服务机制,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始终稳定在 3000 万以上。全国建成近 9000 家零工市场,构建 “省市县乡村” 五级就业服务网络,每年提供就业服务近亿次,人力资源匹配效率显著提升。

(二)社保体系不断健全 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十四五” 成为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推开,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有序推进,形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 8 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10.72 亿人,较 “十三五” 末增加 7300 多万人,参保率从 91% 提升至 95% 以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 2.46 亿、3.02 亿人,较 “十三五” 末分别增加 2900 多万、3400 多万人。基金支撑能力稳步提升,“十四五” 以来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达 69.27 万亿元,累计结余 9.81 万亿元,同时通过稳健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 5.15%,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达 7.56 万亿元,投资收益超 7560 亿元。

  (三)人才结构持续优化 红利转换成效显著

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人社部门以技能培训和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9200 万人次,发布 72 个新职业、颁布 328 个国家职业标准,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 8000 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 2.2 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 7200 万人,为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制度创新持续突破,推行 “新八级工” 制度,在原有五级基础上补设学徒工、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打破技能人才成长 “天花板”,累计 4400 多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000 多人次获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推行 “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 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构建 “产业 - 教学 - 评价” 生态链,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权益保障全面加强

针对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就业方式变革,人社部门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出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导意见及 “三个指引、一个指南”,明确企业劳动保护责任。全国新建 2300 多家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累计调解纠纷 3 万多件,创新明确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

欠薪治理成效显著,通过全链条监管和超常规举措,“十四五” 以来公布处置重大欠薪违法行为 1 万多件,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超 1.4 万件,恶意欠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从 7 个省份拓展至 17 个省份,纳入多家重点平台企业,累计超 2000 万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切实兜牢权益底线。

三、服务升级:智慧赋能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社保服务数字化、便民化水平大幅提升,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开通 161 项全国性服务,“十四五” 期间累计提供不见面服务超 600 亿人次,线上办理量占比超 70%,部分地区接近 90%,服务好评率保持在 97% 以上。通过与银行、邮政等机构合作,打造 “城区步行 15 分钟、乡村辐射 5 公里” 的社保服务圈,开展 “社保服务进万家” 活动,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

社保卡功能全面拓展,持卡人数达 13.9 亿人,11 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实现人社领域 95 项应用全覆盖,并延伸至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服务等民生领域。社保国际合作稳步推进,与 13 个国家签署双边社保协定,解决跨境社保缴费问题,相关经验得到国际社会关注。

四、未来展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谋划发展新篇

王晓萍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人社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谋划 “十五五” 时期事业发展蓝图,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技能人才支撑,优化权益保障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布会上,与会副部长还就职业技能培训新特点、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新职业培育等问题回应了记者提问,详细解读了 “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行动、社保基金多元化投资等具体举措。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